颗粒感

不为阅读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年读30书,输出20篇书评”

如画北欧

《如画北欧》--叶永烈

元旦去北欧前,特意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可巧没看成,想着行李太多也没装进行李箱,待北欧归来重新拿起,游玩的心情一下子又回来许多。


叶永烈先生写了许多游记,名为“叶永烈看世界”系列。


与马蜂窝等旅游平台的攻略不同,着重于历史人文典故,读一读会对当地的背景加深了解,从而增加旅行时看山不是山的趣味性。


比如书中时常提到的雕塑,欧洲到处是雕塑,偶尔在路边看到,在我眼中估计就只是一个,雕塑。


但看了资料,他可能是某位国王或将军,是这座城市的奠基者亦或是某个历史事件的主角,那再看这雕像时,可想象的空间就极大了。


还有书中常提到一个地方的经济结构,知名企业,气候特征,特色产品都使得此地的形象丰满许多。


不过也要吐槽两点:

一是叶老的文字功底真的相当一般,行文读下来一个字:急。

作者的心态是急躁的,或者说旅行带来的兴奋感还异常浓烈,书中还有少量错别字。

就像一个急着交作业的小孩。

这就使得读他的文章像喝碳酸饮料,有一罐而入的酸爽,却少了品茶般慢慢斟酌体会的过程,自然也就不够醇香。


二是叶老的拍照水平实在是一般。尽管带了3个相机,拍了1万多张照片,但是精挑细选在书中的照片不论构图采光都一塌糊涂。


文中也提到他在丹麦看到小美人鱼时忍不住咔嚓咔嚓拍了好多好多照片,哎好的摄影师看到标物想好构图,找好角度,几张就是极好的照片了。


所以看文中的大批游客照感受不到美感。当然可能是我对照片的要求比较高,每个人对美的体验不同,对照片的要求也不同,只是个人角度罢了。


所以总结之,信息有余,美感不足。作为旅行图书看看还是挺好的,文学性就算了。


我的北欧行

     

2018年12月30日开启一个人的北欧9天行程,路上感慨许多,但碍于不想跟其他人一样在朋友圈刷屏,所以很多感受都没记录下来。

回来再看了这本如画北欧,觉得还是应该勤快些,多做些记录。


  • 好脾气的欧洲父母

      

在飞往斯德哥尔摩的国航航班上,就遇到了欧洲小孩在飞机上哭闹,按照中国父母的办事逻辑,通常威胁孩子,或比小孩更大声的打骂。


因为中国父母一贯的育儿理念就是压制与权威,听话的小孩最好。


但这对欧洲父母,一点声响都未发出,拉着小孩子的手,陪他一起在过道上走,陪伴他安抚情绪。


走了一会,小孩子的状态好点了,父母就陪他坐回位置,接下来的7个多小时,这个孩子再也没吵闹过。


在罗瓦涅米到Inari的大巴车上,当地4岁和2岁的两兄弟,一起坐在大巴的第一排,旁边陪着年轻的母亲。


那个妈妈看起来也就20多岁的样子,长得像一个精灵。整个车程接近5小时,兄弟俩前后吃了2个三明治,3罐饮料,但都是自己拿在手里吃。


母亲询问:饿了吗,要吃吗?大哥拿来吃,弟弟不要,妈妈就放回去。等弟弟饿了自己跟妈妈要,妈妈再给他。弟弟只有2岁,但可以自己决定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妈妈非常尊重。


中途两人玩high了也会飙高音,但从来没有在座位上乱动乱跳,好好的系着安全带,母亲在旁边从未制止呵斥,只是陪伴。带着微笑,温柔的陪伴。


我想她小时候,她的父母也一定是这么养育她的吧。


换做是我,在小孩子飚高音的时候可能会告诉他不要这么做,在他该吃午饭但不吃的时候,强迫他吃,因为饭点到了,必须吃饭。


因为我就是这么被养育成人的,孩子必须服从父母。大人永远都是对的。


我们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把暴躁、情绪失控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以前总觉得情绪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或工作,其实情绪真正的巨大杀伤力在孩子那。


你怎么对待一个孩子,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北欧人的自信,温和,一张从未被欺负过的脸,多半是因为有一对情绪稳定的父母。

  • 人格的自信是什么样子?


  • 信用社会,如何提高社会沟通效率?


  • 他们早就实现无币支付,我们用的移动支付,他们用的信用卡体系。


  • 北欧狗狗的幸福狗生

    可以进机场,坐公交,逛商场。


  • 浪漫的芬兰人 VS 腼腆的瑞典人


  • 占了半个飞机的日本人       (未完)






评论(3)
热度(5)

© 颗粒感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