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感

不为阅读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年读30书,输出20篇书评”

幸福可以学来,可以到永远


《活出乐观的自己》- 马丁·塞利格曼

三个月前开始看这本书,刚看了一半,就有种终于找到知音的感觉,就是这样啊!去年年初,开始走进抑郁的边界,觉得生活无意义,活的很累,身体也没况欲下。找了很多方法想走出来,但是最终又退了回去。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个过程就是 反刍。因为反刍,一次次将自己推进情绪的深渊,无法自拔。可能有这种经历的人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有更多共鸣,也会有很多的理解体会,因为所有的理论都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相吻合。

本书的结构很简单,解释悲观的特征,解释乐观的特征,然后告诉我们乐观的方法,三部曲。因为这本书看的也比较久了,就谈谈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部分吧。如果你也有情绪的困境,或者你身边有人正处在抑郁的困境里,可以买这本书送给他,一定要看一看,不保证能完全解救你,但是会让你视野开阔很多,也更加了解自己近期的言行缘由何处。

印象最深的共四处:

第一:习得性无助。大多数抑郁来自于习得性无助,遭遇某件事的严重打击,或者连续多次遭遇沉重的打击。让人产生了无力控制人生,无力控制生活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会慢慢发展成绝望,进而演变成抑郁症。

我的抑郁源自连续多次的自尊心打击,使我原本看待事物时,认为一切问题都将解决的态度彻底发生了变化,因为2年多,我依然无法改变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而且还反复出现。


第二:悲乐观程度检测表

当我看到这个测试题时,以为只是简单的情绪性格测试,就跟我们平时网上做的,或者医院心理科的那个测试题一样。但是做了一遍,深感其中的科学性以及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我测出来的大部分结果是中立区,不悲观也不乐观,但是有一个指标偏向悲观,所以我的最终结果是 中立偏悲观。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极度乐观的人,当然心理出现问题以后肯定不是了。但我依然不是重度悲观者,其实我的状态还是相对合理亚健康的。认真做一下这个检测你会更加了解自己。我给一个朋友做了,我一直觉得他不自信,还有点自卑,结果他的结果是中度乐观主义者。不过看他平时处事态度,确实他活的很少有压力。

第三:ABCDE模型

在如何习得性乐观,做一个乐观的人一章,作者提到了这个模型。说实话,Not that easy. 我做了几次,有些事情可以反驳,但是有些事情,当我们处在极度愤怒的时候,真的很难反驳自己。 ABCDE分别是

A:不好的事

B:想法

C:后果

D:反驳

E:激发

这个需要联系,即使做了好几次,依然有种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觉。


第四:抑郁症泛滥的原因

我不知道这篇是不是塞利格曼教授自己写的,但是这种宏观的视角解释抑郁产生的原因确实令人深思。

这部分也是本书的结尾,告诉我们抑郁症的泛滥源自于个人主义的兴起以及公共意识的消失。所以要解决这问题就得从这两方面入手:

①改变个人跟团队的关系,做更多有益团体,他人的事情,比如公益

②个人主义的另外解读,习得性乐观,也就是本书一直在讲的这个理论方法。


Anyway,此数真的值得看,如果你有需要。




评论
热度(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颗粒感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