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感

不为阅读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年读30书,输出20篇书评”

他曾经是一个眼睛如小鹿的少年

《目送》--龙应台


文字之美 


这应该是近几年看过的书里文笔第二好的作者。

第一当是沈从文。


不同于沈从文篇篇高考满分作文般的文章,龙应台的文字优美的密集性没这么高,大部分还是接地气,正如她自己所说:文字应当跟蒲公英的根一样,深入泥土中。


文字的运用是一项技能,目的在于更精准优雅地表达观点或只是一种观察。运用的好,能给读者无限的回味与遐思。


《目送》是各种小随笔小散文的合集。

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被作者熟练使用的意象代入到那个情境中,比如:"

蚯蚓的腹部爬过草叶的窣窣声。

张开皮肤上的汗毛,等风。"


感官被文字打开,不自觉在头脑中去回忆触摸这个场景,继而用心感受生活中的星辰,风语,虫鸣,煞是有趣。


平时晚饭后都会跟家人在湖边散步,但从未真正观察过所处环境的细节。也是在这些文字后,才发现傍晚在西面天空第一颗亮起的星星叫金星。

因为实在太亮,即使整个天穹都灰蒙蒙的,它依然如一盏高瓦灯泡,高傲而执着得挂在那里。

而我竟然从未注意过它。


文字的美,真正的意义大抵在此。不仅在书本上,更在生活里。


文字背后的那个人 


这本书有极大的篇幅谈论父母兄弟儿女之情,小家的伦理家长。


在写母亲时,能感觉到作者的宠溺,同情以及对衰老的无奈,但大抵情绪是比较平和的。母亲于作者而言,是温柔的港湾。


在写父亲时,情绪更为压抑,内敛,遗憾和不知所措,情绪起伏较大,也有更多的迷茫。父亲在作者心中一定是如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在写孩子时,有孩子小时的欢快,温馨,也有孩子长大后的失控,茫然,也有孩子突然懂事后的欣慰,跨度较大。但能感受到孩子在她生活中的,或者说精神世界中的滋养性存在。


但我总觉得少了一块什么,一块很重要的,但被作者有意回避的部分。


哦,伴侣。


似乎任何涉及伴侣的部分,都是作者匆匆带过,不愿提及的部分。


即使有也是及其隐晦的谈到:

“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

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以对却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这段话引发我对她的好奇,去网上查了她的生平事迹。看了不少书,很少将作者的文字思想跟她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龙应台似乎是难得的一个,第一次有一种在别人的只言片语里去读懂一个人的感觉。


这种感受很奇妙,尤其是自己的猜测、感受被证实以后,愈加有一种靠近文字背后这个人的愉悦感,即所谓,读懂的快乐。


或许这代表着,我的阅读体验又多了一种可能性。从过去简单的接收信息,到现在会主动走进文字作者的情感世界,变成双向的交流。


嗯,这种感觉真好。






评论
热度(7)

© 颗粒感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