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感

不为阅读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年读30书,输出20篇书评”

企鹅QQ的前半生--腾讯传

《腾讯传》-吴晓波

很久很久,没有如此酣畅淋漓地看一本书了,看了一章忍不住想立即翻下一章。就像当年看乔布斯传,一个时代巨擘的成长兴衰史,夹杂着当年的种种抉择才有今天这般模样。在还原历史场景上,吴晓波无疑有很好的写作功底,加上财经作家的背景,虽然偶尔也会秀才上身,抒抒情,表表意,但整体上废话很少,数据辅助,阅读体验感很不错。


从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开始,一步步将30年的历程付诸白纸,也掀起了我的各种年少记忆。作为一个90年出生的人,是如此真切地参与进了腾讯的历史中,还记的我的第一个QQ号,是表哥从网吧帮忙申请的,那时候跟一个陌生人聊天是多么新鲜的事,但是去网吧又不是“好”孩子应该参与的事,所以大家就去有电脑的同学家玩。一群人挤在一起,跟电脑另一端的某几个人聊天,是的,不是一个,是几个,同时聊。那应当是2003年左右的事,而那时,正好是腾讯QQ发力,成为中国即时通讯软件的翘楚的时候。


到2007年,有一个QQ版本可以看到好友的所在地,连你是在家里还是网吧都能看到,大家都换成了这个版本,享受这种特权。现在才知道,这个QQ版本原来是个盗版,腾讯的对手51研发的一款彩虹QQ。07年左右,短信开始风靡中国大地,那时候短信是1毛钱一条,办理某个套餐,一个月可以发500条。 于是跟各种同学开始了短信沟通时代,一天的短信量一下子就超了,月底是最“穷”的时候,憋着不发,到月初就变成阔佬。那时候短信业务促成了多少对少年情侣啊。而那会,也正是全国短信业务的高潮期。


还有手机QQ的出现,飞信的出现,QQ秀的使用。所有腾讯经历的大事件,我都作为用户,参与其中。当看着这段历史,发现自己就在历史中,这种感觉,真的是非常奇妙。


除了这种历史参与感让人很过瘾,书中提到很多腾讯的管理层,每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优势,其中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空降到腾讯的首席战略投资官,来自高盛的刘炽平。他跟其他初创人员有个明显不同的地方,他不干“实事”,他的眼睛一直盯着远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眼观远处的人,腾讯后来才在战略上走对了路,从此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一代霸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实例,战略对一家公司的重要性。而拥有战略眼光的人又是多么高瞻远瞩难得的人才。所以1年后,刘炽平成为腾讯执行董事,而另一个主管腾讯市场的总裁没有战胜他,我觉得实至名归。


对腾讯,我并没有特别的好感,也没有特别的厌恶。它就是这样一个存在,谈不上高大上,但我们每天都在用它。吴晓波在整体行文时有意无意的弱化了这个组织的缺点,甚至某些明显是歪曲事实,刻意逢迎,让我有点失望。这种态度似乎过于谄媚,少了文人的崛气。还记得Walter 写的乔布斯传讲到乔跟起初的合伙人闹掰,确实是乔不厚道。非常客观得讲事实,并没有刻意去为他找台阶,包括他身体每况愈下,与其吃素的习惯密不可分等,相对来说更加客观立体得讲述一个真实的乔布斯。但是在腾讯传里,我一点没看到腾讯领导人,包括马化腾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包括抄袭,包括失败,包括分裂,不好的方面讲着讲着反倒成为其成功的利刃?


腾讯或许是一家成功的公司,但它离伟大的公司,还很远很远。



评论
热度(8)

© 颗粒感 | Powered by LOFTER